学院要闻

【落雁育人故事】徐艳老师:找对方法,没有教不会的学生
发布时间:2024-12-31
发作者:本站
发浏览次数: 952

新闻网讯(记者 许佳仪)她是德国留学的硕士后,学成归国后教授经济学、国际金融学和金融学三门课程。她始终坚信“没有教不会的学生,只有不合适的方法” 在从教的18年里,她不断调整教学方法,让学生们实现了从“我得学到我能学再到我要学”的转变。她连续十年被我校评为优质课堂教师,这不仅是对她工作能力的认可,也是对她多年辛勤付出的有力见证。同时,她也积极带领学生参与相关比赛,所获成绩颇丰。她就是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部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专职教师——徐艳老师。

 

理论与实际结合,她让学生来当课堂的“主人翁”

在教学实践中,徐艳老师深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,尤其是针对经济学这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的学科,她匠心独运,将每个理论巧妙地与现实经济现象紧密相连,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。生动有趣的案例如磁石般吸引着学生,瞬间点燃他们参与讨论的热情。而徐艳老师则始终面带微笑,耐心倾听学生的观点,精准地指出问题所在,并在讨论结束后公布答案,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总结,让学生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,轻松愉悦地吸收知识养分,真正成为课堂的 “主人翁”。

徐艳老师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之路。她敏锐地察觉到,新时代的“零零后”学生充满活力、思维活跃、易于沟通,但又不甘于平庸,传统的“满堂灌”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。因此,她果断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,让他们全方位参与到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来。她自己也走下讲台,融入学生群体,打破师生之间的“距离感”,使沟通变得更加顺畅无阻。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下,学生们深切感受到自己作为 “主人翁” 的力量,学习动力得到极大激发,教学效果也显著提升。

“身兼多职”让她的课堂瞬间高大上!

“班长给我买了一个包子,另一个班的班长看到后也给我买了一个包子,可我真的吃不下了...”为了让抽象的经济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、易于理解,徐艳老师可谓是煞费苦心,“身兼多职” 活跃在课堂之上。讲效用时,她摇身一变成为包子店老板;讲机会成本时,又带领同学们开启牛肉面馆的模拟经营。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角色扮演,原本晦涩难懂的经济学知识变得鲜活有趣起来。徐艳老师深知,经济学偏重于理论,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分析能力要求较高,而金融学和国际金融虽偏重于应用,但同样存在不少难以理解的模型和定理。于是,她紧密结合当下热点和学生们感兴趣的经济现象,不断更新教学内容,确保教学与时俱进。她常说:“同学们爱听,我的内心也会得到满足。” 这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怀,让她的课堂充满了魅力与温度。

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是徐艳老师从教以来的最大感悟。每次上完课,她都会复盘当天的课程效果,针对课堂上同学的反应进行总结,也寻找新的案例和教学资源,如讲谷贱伤农时提到董宇辉的玉米解释,讲消费者理论时提到李佳琦的眉笔风波,徐艳老师从教18年来坚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,保持初心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。

因材施教,她认为被学生“折磨”是种幸福

在徐艳老师的眼中,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,因材施教是她的教学准则。课堂上,她是严谨认真的老师;走下讲台,她则是学生们亲切喜爱的“艳姐”。回忆起 2014 级的一位女生,徐艳说:“那位女生上课专注认真,书本因反复翻阅而破旧不堪,页脚上的折痕记录着她的学习轨迹和疑惑。每当下课,她都会迫不及待地冲向讲台,向我请教那些尚未理解的知识点。有时,为了帮助她解决问题,我甚至会加班半小时乃至一小时。”尽管女生曾多次因同样的问题反复询问,但徐艳老师从未有过丝毫的不耐烦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期末考试中,这位女生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取得了 98 分的优异成绩。考研结束后,女生第一时间向徐艳老师发来信息:“老师,我觉得自己一定行,谢谢您!” 那一刻,徐艳老师深刻地体会到,被学生 “折磨” 也是一种幸福,因为这背后是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老师的信任。

许多学生毕业后,依然与徐艳老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,他们愿意与她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。有一位毕业后在初中任教的学生,在教学工作中屡获佳绩,她在给徐艳老师的拜年信息中深情地写道:“艳姐,因为喜欢你,所以我选择成为你。” 这简单的话语,蕴含着学生对徐艳老师深深的敬爱与感恩之情,也让徐艳老师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。2022 级会计学的陈婧雯同学也曾分享过一个温暖的小故事:她新买了一个平板,带到经济学课上兴高采烈地与艳姐分享,徐艳老师得知后,既惊喜又关切地说:“可以呀!要好好利用平板的价值,不要让它变成播放器哦!” 这句简单的叮嘱,温暖着陈婧雯的心,也让她在学习时更加充满动力。

她的“法宝”让大家爱上听课

徐艳认为,教学最重要的是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合适的教学方法。当发现学生不专心时,她不会急于批评指责,而是先耐心观察一段时间,深入了解学生分心的原因,然后对症下药。有时她会巧妙地根据讲课内容引出一个小例子,不动声色地走到学生身边,邀请该学生参与互动,让其思维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课程之中。互动结束后,她会以温和友好的方式进行提醒,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,又让全班同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所收获。同时,她还会让这些学生下一节课坐到第一排,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,引导他们回归正轨。

徐艳老师坚信,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道授业,更在于解惑育人。“学习经济学的意义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去思考你的人生。” 这是徐艳老师在每学期经济学第一节课时都会强调的一句话。在她看来,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她坚守讲台的根基,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她因材施教的关键。展望未来,徐艳老师将始终不忘初心,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,认真备好每一堂课,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,让经济学的知识如春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,助力他们茁壮成长,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。